星期三, 2月 08, 2006

 

0207 貴緣菩薩精進讀書會

斷指求法

唐代仰山慧寂禪師,廣州人,俗姓葉,九歲時,父母便送他到廣州和安寺出家,到了十六歲時,父母又後悔不該送他出家,故又想盡方法,把他接回家來,令他還俗,準備完婚。慧寂知道後,大驚,著急地問道:「這是為什麼呢?」
慧寂的父親回答道:「從前我和你母親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裡出家,是因為有一個算命先生說你命中犯凶煞,如果不投入僧門,求菩薩的庇護,便無法撫養長大。現在你已經度過了厄運,可以還俗,繼承葉家香火,我與你母親已為你安排好一門美滿姻緣,你又何必執意回到寺裡過清苦的生活呢?」

慧寂聽後,不覺悲痛萬分,一方面覺得父母用心良苦,恩情深重,一方面又覺得雙親在利用佛門,以保全兒子生命。如今厄運一過,就要立刻背棄佛門,這種偽善偽信、自私自利的行為,實在罪過。

想來想去,慧寂決心不造孽緣,不能順著父母心願成婚,可是又知道語言上的爭執是沒有用的,於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時,將自己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,一刀斬斷,鮮血淋漓地盛在盤裡,捧著去見雙親,長跪不起的請求道:「孩兒已身入佛門,為正信弟子,此生誓願求取無上正等正覺,雙親大恩大德,孩兒當時時祈願回向,卻絕不再還俗成家。今斷二指以示決心,請雙親成全我的願心!」

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盤裡血漬斑斑的兩截斷指,知道其意志堅決再難更改,只好讓慧寂返回佛門。

後來,慧寂十八歲時,到江西吉州,拜訪耽源禪師,傳授圓相九十六種;二十一歲,參訪靈祐禪師,侍從十五年;三十五歲後,領眾出世,成為溈山靈祐座下的大弟子,創立中國禪宗裡「溈仰宗」一派;七十三歲時示寂,大家都尊稱為「小釋迦」。

中國人對出家為僧,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,有的人認為出家生活清苦,有的人認為必定受什麼刺激,才會看破紅塵。殊不知「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將相所能為」,如順治皇帝說:「黃金白玉非為貴,唯有袈裟披肩難。」仰山慧寂禪師若無大心大願,不能入佛門為僧,怎能成為一代宗師!
不逆人意
人是群居的動物,在團體裏,如何受人歡迎?首先要能做到:凡事不執著己見,不主觀自我;對於別人的見解、看法,不能一味否決,遇事何妨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,如此才能在團體中不受排拒,進而發揮影響力。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「恆順眾生」,就是對民意的重視,也就是「不逆人意」。

「不逆人意」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,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;「不逆人意」是應世的慈悲、是處眾的智慧、是圓融人際的善巧、是廣結善緣的方便。佛教的「隨類應化、同事攝受」;儒家的「有教無類、因才施教」,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。能夠「不逆人意」,才能「應機說法」,才能「觀機逗教」。

所謂「不逆人意」,就是凡對真善美的追求,必能「從善如流」,必不執著。有「不逆人意」性格的人,必肯「與人為善」,不但凡事OK,不輕易說NO,即使拒絕,也有替代。

「不逆人意」就是對人的尊重包容。在生活中,兒女不逆父母之意,就是孝順;父母不逆子女之意,就是開明;屬下不逆主管之意,就是服從;主管不逆屬下之意,就是尊重;朋友相互不逆對方之意,就是知交。學習「不逆人意」,才能和平處事。

現代人經常否決別人,要用「不逆人意」來修養自己。「不逆人意」是最高貴的修養,是最高尚的情操。佛陀十大弟子中,「解空第一」的須菩提,他對佛陀的尊重、順從,可以說「要他站,則不坐;要他坐,絕不站」;佛陀在因地修行時,身為須達拏太子,凡人民有所求,不論衣服、飲食、金銀珍寶、車馬、田宅,甚至妻子兒女,無不施與,因此又稱「善施太子」。此外,禪師的「唾面自乾」、「老拙自倒」等,都非一般人所能為也。

「不逆人意」的人做事能成;「拂逆人意」的人做事難有助緣。從政者若真能時時做到「民之所欲,常在我心」,必是廉明之吏。必受人民愛戴;修道之人,若能時時懷抱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,必是有德之士,必然道業有成!

「不逆人意」,實乃處世的最高智慧與涵養!

 

0207 師父最後一次在魏師兄家讀書會

四仙女莊嚴師父


感恩魏振貴師兄當主人用心招待



師父最後一次帶領誦經祈福


感謝carrie師姊細心帶來心形蛋糕祝福師父



看妍紅師姊話說



K sumali 用歌聲祝福師父

珍重再見後會有期

 

0207 師父告別演出精彩照片

0207 師父告別演出更多精彩照片
請到下列相片館欣賞(貴緣送別)

http: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bjschienthai1122/album?.dir=8e12&.src=ph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